成语填空:邯郸{}{}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5 10:08:08

邯郸学步
【解 释】
[编辑本段]
邯郸:地名,在河北省;步:步伐。比喻模仿不成,反把自己原有的长处失去了。

【出 处】
[编辑本段]

1、庄周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”
2、昔有学步于邯郸者①,曾未得其仿佛②,又复失其故步③,遂匍匐而归耳④。——《汉书》
①昔(xī)——从前,过去。步——行走,走路。邯郸(Hán dān)—— 战国时赵国都城。
②曾——这里相当于“乃”,意思同“却”。仿佛——大略、大概。
③故步——原来走路的步法。
④匍匐(pú fú)——爬行。

邯郸学步
【解 释】
[编辑本段]
邯郸:地名,在河北省;步:步伐。比喻模仿不成,反把自己原有的长处失去了。

【出 处】
[编辑本段]

1、庄周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”
2、昔有学步于邯郸者①,曾未得其仿佛②,又复失其故步③,遂匍匐而归耳④。——《汉书》
①昔(xī)——从前,过去。步——行走,走路。邯郸(Hán dān)—— 战国时赵国都城。
②曾——这里相当于“乃”,意思同“却”。仿佛——大略、大概。
③故步——原来走路的步法。
④匍匐(pú fú)——爬行。

邯郸{学}{步}

邯郸,一座古老的文化名城。兴起于殷商后期,春秋战国时期成为晋国东部重城。自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,作为汉代赵国都城400余年。大量的成语典故成为这里丰厚的文化遗存。
邯郸学步:源自于《庄子.秋水》,燕国寿陵的一个少年慕名来赵国都城学习邯郸人民优美的走路姿势。
结果不仅没学会邯郸人的不法,反而忘记了以前的走法,只好爬回了寿陵。此成语比喻生般硬套,一味机械摹仿,不仅学无成就,而且失掉固有的技能。

邯郸学步

邯郸学步

邯郸学步。